QX∕T 265-2015 输气管道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气象)
ID: |
CF83BA0297A04E008821DCD7476C93DF |
文件大小(MB): |
0.99 |
页数: |
28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8-26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07. 060,A 47,中 华人民共和 国气象行业标准,QX/T 265—2015,输气管道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of gas,transmission pipeline system,2015-01-26 发布2015-05-01 施,中国气象局 发布,QX/T 265-2015,目 次,刖言 .II, 范围 ..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 1,4 一般规定 1,5防雷装置检测.. 2,6 检测作业 3,7 检测仪器 4,8 检测技术报告 .. 4,附录A(资料性附录)防雷装置检测流程.. 5,附录B(规范性附录)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要求和方法. 6,附录C(规范性附录)外部防雷装置和等电位连接导体的材料和最小尺寸 10,附录D(规范性附录)通信和信号系统SPD的布置要求 .. 13,附录E(资料性附录)部分检测仪器的主要性能和参数指标. 14,附录F(资料性附录)检测数据记录表式样. 18,参考文献 .. 23,I,QX/T 265-2015,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防雷中心、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输气管理处、陕西省防雷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防雷减灾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雷电防护技术中心、成都市防雷中心、甘肃省防雷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靳小兵、余进、叶文军、刘宏、王迎春、王靖、杨炬、魏强、赵东、霍广勇、李涛、潘,波、李一丁、王琳莉、高武虎、梁文光、陆恒立、巫俊威、薛洁、张莉、雍学彪、田琨、李磊,n,QX/T 265-2015,输气管道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输气管道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检测作业、检测仪器及检测技术报告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陆上输气管道系统防雷装置检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459—2009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输气管道系统 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system,采用管道输送天然气和煤气的相关设施的总称,一般包括输气管道、输气站、穿(跨)越管道、阀室及,辅助生产设施等,3. 2,输气站 gas transmission station,输气管道系统中各类エ艺站场的总称。一般包括输气首站、输气末站、压气站、气体接收站、气体分,输站、清管站等站场,[GB 50251—2003,定义 2.0.3],3. 3,工艺装置区 process plant area,由一个或ー个以上的独立输气エ艺装置或联合装置组成的区域,3. 4,外部防雷装置 external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GB 50057—2010,定义 2.0.6],3. 5,内部防雷装置 internal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由防雷等电位连接和与外部防雷装置的间隔距离组成,[GB 50057—2010,定义 2.0.7],4 一般规定,4. 1输气管道系统的防雷装置检测流程参见附录A,1,QX/T 265-2015,4.2 新(改、扩)建输气管道系统防雷装置的竣工检测,应查阅设计文件及隐蔽工程记录等相关文件中,的接地体使用材料、结构和尺寸,4.3 投入使用后的输气管道系统防雷装置应每半年检测ー次,5防雷装置检测,5. 1输气管道系统中的建(构)筑物的外部防雷装置,首先应按GB 50057-2010第3章确定的防雷分,类,根据设施使用情况,按附录B的要求对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进行检测。按照附录C的要求对,外部防雷装置的材料和最小尺寸进行检测,5.2 各类防雷建筑物的内部防雷装置检测应包含下列内容:,a)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地面层处,建筑物金属体、金属装置、建筑物内系统及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线与防雷装置应做防雷等电位连接,b)等电位连接导体的材料和最小截面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c)等电位连接的有效性可通过等电位连接导体之间的电阻值测试来确定。各类防雷建筑物中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 03 Q;连在额定值为16 A的断,路器线路中,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之间的电阻不应大于0. 24 Q;,等电位连接带与连接范围内的金属管道等金属体末端之间的直流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3 Q,5.3 敷设于地面的输气管道及户外防爆场所内露天布置的生产设备的防雷装置检测,应包含下列,内容:,a)敷设于地面的输气管道及户外防爆场所内露天布置的钢制密闭设备、容器等,当其顶板厚度小,于4 mm时,其他金属材质厚度小于GB 50057-2010的5. 2. 7第3款的规定时,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使用独立接闪杆或架空接闪线(或网)对地面输气管道及生产设施进行,直击雷防护时,可采用滚球法计算保护范围,滚球半径取45 m,b)户外防爆场所内露天布置的各种转动设备(或其转动部件)和非金属外壳的储罐,当其在可作,为接闪器的高大生产设备、框架和大型管架防雷保护范围之外时,应处在专设外部防……
……